2021-01-27 17:43:07
有些人認為:“想要農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,就得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。”還有些人認為:“農藥化肥使用量越少越好。”
化肥農藥使用量減多少?怎么減?聽一聽專家們怎么說吧。
張福鎖
中國工程院院士
農業(yè)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指導組組長
中國農業(yè)大學資源與環(huán)境學院教授
化肥用量,既不能多也不能少
化肥用量要控制到合理的范圍,既不能多,也不能少。不能盲目“減肥”,當前用量過高的要降下來,用量合理的要保持,用量少的還要提高一些。
減少某些過量投入的養(yǎng)分,如氮磷鉀等大量營養(yǎng)元素增加有機肥還田補充鈣鎂鋅等中微量營養(yǎng)元素
目前,農業(yè)農村部科學施肥專家指導組構建了小麥、玉米、水稻三大糧食作物氮肥施用定額指標,通俗點說,即氮肥用量合理范圍。
水稻的氮肥安全用量應該為7-12kg/畝,小麥5-19 kg/畝,玉米8-19 kg/畝。
控制化肥安全用量還遠遠不夠,想要實現(xiàn)糧食增產,還應該以技術創(chuàng)新為前提,與其他栽培措施配合。
試驗證明,控制化肥用量在合理水平,通過優(yōu)良品種選育、播種技術調控、土壤改良等措施,小麥、玉米、水稻可以增產18-35%。
宋寶安
中國工程院院士
貴州大學校長
農藥減量不能以犧牲產量和效果為代價
農藥減量,不能以犧牲作物產量和防治病蟲害效果為代價,而是要淘汰低效、高毒、高殘留品種,提升農藥利用率,并用高效、環(huán)境友好型綠色農藥和生物農藥新品種替代低效老舊品種,并在此基礎上合理使用與科學防控。發(fā)展高效、低殘留、生態(tài)友好的綠色農藥和生物農藥,更加注重農產品質量安全將是社會發(fā)展的必然選擇。
近年來,我國加強了農作物病蟲草害的綠色防控實施力度。
病蟲害綠色防控,即以促進農作物安全生產,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為目標,采取生態(tài)控制、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科學用藥等環(huán)境友好型措施來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為。
目前,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已從2012年的15.2%提升至2020年的41.5%,重點區(qū)域果菜茶綠色防控基本實現(xiàn)全覆蓋。
哪些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值得推廣?
按照農藥減量、有效控害的思路,各地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,總結出不少綠色防控的技術模式,農民也從綠色防控中嘗到了甜頭。
在茶葉病蟲害防控上,貴州通過實施“以蟲治蟲、以草抑草、免疫誘抗”等技術措施,在全省43個重點產茶縣全域推廣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,連續(xù)10年貴州茶產品質量合格率達100%,貴州茶種植面積連續(xù)5年位居全國第一。
吉林農業(yè)大學教授臧連生建立赤眼蜂規(guī)?;庇奶鞌彻S,研發(fā)出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技術,進行大區(qū)域的生物防治,有效控制了玉米螟、水稻二化螟等害蟲,大幅降低了化學農藥的使用,保護了農田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。
此外,國內的一些生物防治機構正在開發(fā)瓢蟲、草蛉、捕食螨等天敵品種,實施“以蟲治蟲”“以螨治螨”,在桃、柑橘等果樹上實施生物防治技術,相繼在廣東、福建、廣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、四川、江西、重慶、海南、江蘇、安徽、陜西等20個省(市、區(qū))實施,大幅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,保障我國無公害果品的安全生產。
還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?
雖然農藥使用量已連續(xù)多年負增長,但用量仍處于高位,利用率與發(fā)達國家仍有15%左右的差距。因此,還需要在綠色農藥創(chuàng)新和科學用藥方面久久為功,持續(xù)堅持下去。
從今后工作來看,農藥減量使用任務艱巨,還要重視四個方面工作。
加強農藥科技創(chuàng)新,提高農藥質量和使用技術,全面普及科學安全用藥技術。加大農藥綠色發(fā)展政策扶持力度,深度推進農藥減量增效和農殘控制。完善農藥使用監(jiān)管制度,明確農藥使用者的責任和義務,規(guī)范農藥使用行為。加強基層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,不斷提升科學使用農藥指導服務能力,強化安全用藥技術培訓,推廣綜合防治新技術,力求做到科學選藥、精準施藥、安全用藥,著力解決農民防病治蟲難題。
怎么減,您知道了嗎?
作者:農民日報、中國農網(wǎng)記者 蘆曉春 顏旭 梁冰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