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9-07 10:06:12
劉志高在果園查看蟠棗生長情況。
“我想當那個走在市場前面的人。”談及為什么選擇引種鮮為人知的蟠棗,四川省邛崍市豐甜冬棗家庭農場負責人劉志高說,通常新品種水果的種植都有一個由稀缺到飽和的過程,而一旦搶占了先機,就有更大的優(yōu)勢挖到“第一桶金”。
個體碩大,果型扁平,口感脆甜。8月24日,記者在劉志高的棗園里見到了這種新奇的棗樹品種。“今年屬于初掛果,總產量只有2噸左右,目前已經銷售了大半,優(yōu)質果零售價格每斤可達70元。”而據(jù)劉志高估算,明年的50畝蟠棗產量將達到七八萬斤,他正在期盼更大的豐收……
個大味甜 新奇品種受歡迎
“蟠棗是這兩年才從北方興起的一個鮮食棗新品種,目前在四川比較少見。”四川農業(yè)大學果樹專家鄧群仙教授告訴記者,蟠棗作為一個新引入的棗樹品種,目前在四川種植技術還不完善,市場知名度也不高。但這些并不妨礙特點突出的它成為一些棗農心中的“潛力股”,據(jù)介紹,除了邛崍,目前蟠棗在德陽市羅江區(qū)等地有少量試種。
“‘蟠棗’相當于它的小名,其實它正式審定的品種名為‘京滄1號’,恐怕很多種植戶自己都不知道。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棗類專家李新崗告訴記者,該品種由北京林業(yè)大學與河北滄縣棗樹國家良種基地合作選育,并于2018年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,目前正在新疆、山西、河北等地推廣種植。
而劉志高又是如何與蟠棗結緣的呢?據(jù)他介紹,自己早年在外做生意,2001年便回到家鄉(xiāng)開始承包土地經營農場。那時,他種的是冬棗。“冬棗每年必須要進行環(huán)割、抹芽等田間管理,費時費力,需要大量的用工量。”一次偶然的機會,劉志高在山西考察學習時,看到了蟠棗這個新奇的品種。蟠棗花盤大,易坐果,不需要動刀動剪環(huán)剝環(huán)割也能坐滿棗,而且果子個大味甜,劉志高動了心。
在少量試種、嘗到了蟠棗的甜頭之后,去年4月,劉志高投入10多萬元,引入了1萬余株接穗,將自己的50多畝棗園嫁接上了蟠棗。
“其實這個行業(yè)里不少人也知道了蟠棗,但大多數(shù)只是在觀望和試探。”劉志高說,物以稀為貴,蟠棗勝似蟠桃的外形和高甜度的口感,讓它具有超越普通棗類的賣點,因此他認為自己必須率先實現(xiàn)量產,搶占先機。
機會也留給了早早準備的劉志高。從目前來看,蟠棗的價格遠超普通棗類,每斤批發(fā)均價超20元,優(yōu)質果批發(fā)價30元左右,而零售價則可以賣到70元。“蟠棗的產量甚至比冬棗更高,畝產可達六七千斤。”劉志高說,才剛剛采摘十來天,今年初掛果的兩噸蟠棗就已銷售大半。
裂果占七成 “水土不服”急需調理
在劉志高的農場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不管是已經裝箱還是仍然掛在樹上的蟠棗,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裂果,初步觀察裂果比例占到七成左右,對蟠棗的商品性和儲存都產生了不利影響。
“北方地區(qū)降水少,裂果現(xiàn)象較輕,尤其在新疆表現(xiàn)較好。”李新崗告訴記者,目前南北方多地蟠棗都屬于初掛果,但南方成熟更早,暫時無法進行裂果情況的對比。而從新疆等地已經成熟的蟠棗情況來看,四川由于夏季棗子成熟期前后陰雨天氣多,裂果情況明顯較為嚴重。
除了南北方自然環(huán)境的不同,鄧群仙認為裂果嚴重也與管理手段有很大關系。棗樹本就是喜光耐旱的植物,而劉志高的農場所在的邛崍東部的平壩區(qū),本身夏季多雨水,并且容易積水。鄧群仙建議,在采用大棚種植的基礎上,應該首先選擇地勢較高、光照好的地方。同時,一旦遇到大量降雨,應及時在果園內開溝排水,避免積水。同時,輔助增施有機肥、磷、鉀等肥料,可以增加蟠棗抵抗裂果的能力。
“最初引進冬棗的時候也裂果,‘水土不服’需要慢慢調理。”劉志高反思起這批蟠棗裂果嚴重的原因,應該是成熟期田間水分沒有管理好,導致果皮本就更薄的蟠棗大量開裂。在種植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,也讓他對今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了更大的信心。(鎧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