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4-06 16:14:03 農業(yè)科技報記者 梁軍鎖 張歡
我國有14億人,叫王艷的人也許不少吧。但是只要說是設施農業(yè)火龍果種植的,很多人就知道是哪個王艷了。
王艷正在修剪火龍果樹
從1畝到155畝
火龍果為熱帶、亞熱帶水果,要想在北方種植,獲得效益,是有難度的。但是當北方的設施農業(yè)發(fā)展的比較成熟時,南果北種火龍果就有了獲得成功的可能。
楊凌青皮她園火龍果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的理事長王艷,從2008年7月開始在楊凌建棚種植火龍果到今年的2023年7月,種植設施火龍果就整整15年了。
王艷從當初的1畝火龍果發(fā)展到現在的155畝火龍果種植基地,用了15年,學習積累了豐富的管理技術,自己把自己培養(yǎng)成了這方面的“專家”。
基地建成以來,上門拜訪求教種植技術者遍及省內外,示范帶動種植火龍果5萬多畝。
在楊凌專家教授的指導下,王艷的種植基地不斷優(yōu)化設施大棚,探索出了拱棚雙膜、拱棚三層膜,創(chuàng)新出不用覆蓋棉被的大棚保溫栽培技術。
王艷查看火龍果苗木質量
培育出火龍果新品種
更難能可貴的是,善于觀察、學習、總結的王艷和有關單位合作,還培育出了火龍果新品種,真是讓人對她刮目相看!
3月29日,陜西省林業(yè)局發(fā)布了2022年度陜西省林木良種名錄,由楊凌職業(yè)技術學院、楊凌青皮她園火龍果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、楊陵區(qū)農業(yè)農村局聯(lián)合選育的火龍果新品種“秦紅龍”通過了省級林木良種審定。在該品種的選育人中,王艷的名字位列其中。
王艷講,“秦紅龍”火龍果在設施條件下,2月中旬陸續(xù)開始萌芽,5月初開花。6月上旬,首批果實成熟,果期可以一直持續(xù)到12月,7月至10月為果實成熟高峰期。果實橢圓形,平均單果重563.2 g,最大單果重1500 g。1年生扦插苗栽植第2年開始結果,第3年進入豐產期,平均每畝產量在2800 kg左右,非常適合鮮食。
“在設施栽培條件下,秦紅龍品種適宜在陜西省及相似生態(tài)區(qū)推廣種植?!蓖跗G補充道。
看著苗木即將送到種植者手中,王艷很開心
有付出才有可能收獲
王艷在北方種植火龍果種出了品牌,贏得了市場,成為了這個行業(yè)的“名人”,前來參觀學習、交流的人絡繹不絕,如今又參與選育出了火龍果新品種,可謂是事業(yè)蒸蒸日上。其實在這成功的背后,有其艱辛的努力和付出!
王艷講,剛開始在楊凌種植設施大棚火龍果時,雖然在土壤改良、管理技術等方面做足了準備,但那時的火龍果在北方種植,還處于嘗試、探索階段,沒有現成的實踐管理經驗。所以為了“照看好”火龍果樹,在冬季到來時,她住進了溫室大棚,晚上每半個小時對棚口、棚中、棚尾進行測溫,生怕火龍果樹受了凍,這樣的工作狀態(tài)持續(xù)了50多天。
“剛住進溫室大棚,沒有經驗,晚上蓋在身上的被子都是潮濕的。為了隔潮,她在被子上附了一層塑料,湊合著躺一躺。”王艷講。
雖然說整個冬天都對火龍果進行著無微不至的管理,但是在春暖花開時,王艷還是發(fā)現火龍果樹和葉片生長有問題,她著急的請教了許多專家,還是沒有解決問題。
無奈之下,她把葉片上出現問題的部分割掉,在傷口處涂上細土壤,沒想到火龍果樹慢慢有了生機,逐漸生長正常了。
“后來才知道,那是火龍果樹在冬季受凍了。找到病根,想盡辦法,探索出了拱棚雙膜、拱棚三層膜,創(chuàng)新出不用覆蓋棉被的大棚保溫栽培技術,讓火龍果樹‘快快樂樂’過冬?!蓖跗G高興地講。
“在剛開始最艱難的那些年,有一年差點放棄在楊凌種植火龍果。多虧一句暖心的話,讓我堅持了下來?!蓖跗G講,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,離不開楊凌示范區(qū)、楊陵區(qū)有關部門,西北農林科技大學、楊凌職業(yè)技術學院兩所高校的鼎力相助及各級領導、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,在此對大家表示感謝!
每天雖然很忙碌,王艷講,其實開心就在忙碌中
品種展示,讓種植者放心
“在我這155畝溫室大棚中,有一座大棚里種植、展示著24個火龍果新品種,目前面向全國主推的有6個新品種,其中就包括剛剛審定的秦紅龍。”
“品種是種植者最關心的話題,來我這里看到了品種的生長長勢、開花結果等情況,種植起來心里才有數、才踏實?!痹诓稍L離別時,王艷講的還是火龍果,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。
回來的路上,記者想,15年來,正是因為在她身上有一股堅持、努力、永不放棄的精神才是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