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12-31 16:52:13
據農業(yè)農村部消息,2021年種業(yè)振興行動實施以來,種質資源保護利用、創(chuàng)新攻關、企業(yè)扶優(yōu)、基地提升、市場凈化五項行動全面推進,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和階段性進展,一些關鍵技術和重大品種取得突破,種源供給保障能力持續(xù)提升。
關鍵技術方面,我國自主研發(fā)的2把基因編輯“剪刀”正在加快產業(yè)化應用,生豬、奶牛等專用育種芯片具備國產化替代能力。初步培育出一批耐鹽堿小麥品種和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種,首批51個玉米大豆轉基因品種即將通過審定。國產白羽肉雞品種市場占有率超過20%,并首次走出國門、出口坦桑尼亞。
種源供給方面,供種保障率提升到75%以上,種源質量明顯提升,健全216個作物制種基地縣、300個種畜禽場站、91個水產原良種場組成的良種繁育“國家隊”,實現糧棉油糖、豬牛羊禽、魚蝦蟹貝基本覆蓋。完善國家和省級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,省級種子儲備實現全覆蓋。
種質資源方面,歷時三年的全國農業(yè)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農作物資源13.9萬份、畜禽資源27萬份、水產資源12萬份,新發(fā)現帕米爾牦牛等畜禽品種資源34個,搶救性保護樟木牛等一批瀕危珍稀資源,初步摸清了資源家底。國家農作物、海洋漁業(yè)種質資源新庫建成運行,畜禽種質資源庫加快建設,可滿足今后五十年資源戰(zhàn)略保存需要。(據中國經濟網)